“那是你当爹的教训的好。”福娘夸了夫君一句。
“对了,你们父子最近忙碌什么事情?非得急了这一时?”福娘真不觉得,这朝廷之事就是急在一个关头的。这满朝上下多少的朝廷重臣。那些臣子应该用起来,这可是给皇家办事,应该狠狠的用来担当重任啊。
“父皇要在三月再次北上亲征草原。”
朱高熙说了此话。
福娘惊呼一声。
“永和十年北征,永和十二年第二次北征。今年,又要第三次北征?会不会太着急了?”福娘真觉得,今年永和十三年又第三次帝王御驾亲征草原,太急了吧。
“北征的收获多,可花销也大。”朱高熙这时候也是颇无奈的说道:“奈何父皇心意已决。朝廷上,没有勋贵重臣敢劝。我这个太子,同样不敢劝。”
这话,说出了永和帝如今的帝王之威。
因为威望太高,已经没有朝臣勋贵敢置疑了帝王的权威。
帝王的权威,不是凭空得来的。那是用无数敌人的尸体与鲜血换来的。要知道,打从登基之后,永和帝的功业就是在青史之上,能狠狠留了好几笔。
不管是蕃薯的的种植,这等利国利民的事情,那就是给永和帝添了无上的威望。
还有灭安南一国,开疆拓土之功。
前面两次北征草原,都是大获成功。这中间又有多少人得了好处。那些人,可是永和帝最踏实的追随着。
涛涛大势之下,帝王的无上权柄,自然是扩大,再扩大。
至如今,是没人敢逆了帝王之威的。
莫说朝廷上的重臣勋贵没那等胆量,就是朱高熙这个太子,这个东宫的储君在面对了帝王之时,也是心头清楚的知道。
父皇?
皇父?
实际上,永和帝与太子,先讲了君臣之义,再谈了父子之情。
这才是朱高熙这个太子能安稳当下去的前题啊。
若太子不识趣,那就是自寻苦恼了。
“大军开拔,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朱高熙谈了实情,道:“有些准备,不是大军出行时,才去准备的。而是在大军出动前,已经完全准备妥当了。”
“如今这些准备,匆匆上马,朝廷整个儿都是忙得团团转。”
朱高熙这般一讲。
福娘完全明白了。
上头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帝王一声吩咐,整个大周朝的朝廷可不是连轴转动了起来嘛。特别是永和帝还是一位马上帝王,那治人治军,都是严厉着的。
“辛苦你了,五郎。”
福娘说这话时,是真心疼夫君的。
此时。
朱高熙倒颔首一笑,他不觉得累了,他就是这般办了实事,能得父皇一声夸赞就是心满意足了。
春,三月。
永和帝第三次北征草原。
帝王御驾亲征,留下来在燕京城监国的自然还是皇太子、皇太孙。
说起来,永和帝真正拿捏的紧是军权。
至于治事办差的权利,便是监国又如何?要福娘讲,还是前一世时,某位伟人说的对。这枪杆子里出政权。
永和帝拿稳了军权。
这帝王的权威就是无可动摇。
永和帝北征了。
福娘应该娶进了门的媳妇儿,还是没担搁。
这个秋季,二儿媳妇吴惠珠得嫁进皇宫。
这个冬季,三儿媳妇郭云瑶也得嫁进了皇宫。
说起来,这两桩大婚之事,太孙妃这个长嫂可是前前后后的忙碌呢。福娘这个当婆母的,倒是做了两回的甩手掌柜。
永和十三年。
秋。
正亨殿,那叫一个张灯结彩。
人人都知道的,今个儿,二皇孙朱瞻亨要当了新郎官。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这一天,也是高兴的迎了宾客。要知道,这一天,他们的次子朱瞻亨就是成家了。
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