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2 / 2)

“这都是小事,小花姐你和我这么客气,你还没去看大牛哥吧?”

刘大牛在沛水跟着淳于谙身边作战,手下有上千士兵,是个不大不小的将领,对手底下的士兵们爱护,多次以性命相救,呼声很高。

“没有,我才回来,也不知道这场战争啥时候能结束,好让我大哥说个媳妇。”

董大丫生了一个男娃,刘家有香火,刘大牛没有什么顾虑,也从不提娶妻之事,刘小花心里替自己的大哥担忧。

“应该快了,你看我大哥,也是光棍一个。”

青璃摊摊手,到年底转眼又是一年,大哥的亲事仍旧是个未解之谜。爹莫如湖和娘刘氏多次被打击之后,已经变得淡然,估计就算得知大哥断袖的消息也不会太惊讶。

缘分就是如此,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或许是生产的日子临近,青璃每天都很紧张,一直到日落西山,夜幕低垂,她才能放松一些,心里默念,又过去一天,孩子在她的肚子里也越发成熟。

到了农历八月,北地再一次喜获丰收,今年新粮种被推广起来,种植面积颇广,而且亩产高,粮食的质量好,耶律楚阳得知之后,龙颜大悦,在京都靠近内城寸土寸金的地段,赐给莫子归一座府邸。

同时,在沛水城也传来一个好消息,两方多次交战,大周采取疲劳战术,大秦内部军需供应不上,消极对战,大周得了机会,一鼓作气,拿下治水成。

冲进治水成的大周士兵和大秦蛮人对抗一个月,终于破城,占领了治水成的主导权。稍微调整一番,便可以兵分两路,挺近汇水和沣水。

半年多了,终于拿下治水,城北大军可以稍微缓一口气,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青璃是在晚膳的时候接到的信件,淳于老将军把酒杯往桌上一拍,站起身高呼,“好,太好了!”

“你小声点,别把我的孙子和孙女吓到!”

文氏对淳于老将军粗鲁的行为非常不满,转过头安抚青璃。青璃只感觉肚子在不停地动,好像里面有东西在蹦跶一样,根本看不出惊吓,是欢呼的姿势。

九月里,天已经很冷了,自家早早做好的过冬的袄子,青璃每天早上都会接到淳于谙的来信,她习惯地在窗边看信,然后由于嬷嬷和麦芽扶着,到院子里散步,麦冬在一旁保驾护航。

“宝贝,差不多就出来吧!”

青璃默默地拍着自己的肚子,心里甜蜜,终于有自己的宝宝了,可是名字还没有确定,公婆,夫君淳于谙,小叔子双胞胎兄弟都有自己的意见,起出来的名字五花八门,文雅却不响亮的,响亮而又不文雅,总之不能二者兼得。

------题外话------

28号已经更新,大家等待我29号的请假条吧,大结局一定是最最圆满的。

感谢一直默默支持小莲的妹子,今天又看到你们默默的送票票,鞠躬。

☆、第087章 大结局(上)

九月里,天就很凉了,早晚,院子里总有一层朦朦胧胧的雾气。青璃最喜欢早起,支起窗户,坐在窗边的小几上张望,最近她的肚子越发大,随时有生产的可能,因为是头胎,婆婆文氏不放心,禁止她出门转悠。

院子虽然大,可这么一块地方,抬眼就能看到尽头,青璃觉得无趣的很,可也明白文氏说的有道理。有的时候晚上,她会到观景台坐会儿,眺望远处百姓人家的灯火,这才不那么寂寞。

或许女子有了身孕都是敏感的,特别是夫君不在身边,青璃以前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淳于谙不在,她一样能平安顺利产子,现在看来,还是希望见到他的吧。

治水被城北大军占领,正是军情最为紧张的时候,此刻乘胜追击,有攻破周围汇水城和沣水城的可能,错过眼前机遇,或许要等到冬日之后,转眼又是一年。

出嫁前,娘刘氏曾经叮嘱过青璃,告诉她不可感情用事,耍小性子,淳于谙不只是她的夫君,也是城北大营的少将军,手底下千军万马,在北地,一切以军情为重。

青璃苦涩一笑,她真的不想走文氏的老路,活的那么憋屈,所以一直很努力充实自己,让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

“小姐,这早晚天凉着呢,冷风嗖嗖的,您怎么就到这里来了。”

麦芽提着灯笼,急匆匆地抹了一把汗,身后跟着抱着披风的于嬷嬷。二人不过是出门打水的工夫,再回到偏厅里,自家小姐不知所踪。最近总发生这种事,麦芽和于嬷嬷提心吊胆,就怕小姐突然发作,在府上僻静的地方,喊个人过来都要等很久。

“是啊,听说怀了双胎生产日子都要提前,您万一发作了可怎么办。”

于嬷嬷上前给青璃披上披风,苦口婆心道,“小姐,女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个时候情绪都不太稳定,当年老奴要临盆的时候,正逢京都多雨,发了大水,水进了屋子,老奴每日还要挺着大肚子,用家里的盆子从屋内往外舀水。”

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于嬷嬷叹息一声。那会儿她还年轻,也是个俊俏媳妇,在护国将军府当差。护国将军府地势很高,主院落并没有受到水灾侵袭,她住后街的下人房,那段日子过得很凄苦。

那年雨水繁多,三天两头下大雨,一下就是一两天,周边汝阳等地出来不少流民,全部涌入了京都。京都是天子脚下,四处有官员施粥,流民也是没有办法,为了混一口饭吃。

“气候恶劣,整日下雨,这些流民住在哪里?”

青璃被于嬷嬷的回忆吸引,她到大周的这些年,见识过小规模的干旱,因为她及时调节粮价,还没见到有多少流民出现。

晚风轻柔带着些许寒气,青璃是头发随着风中起舞,有身孕之后,她一切比较随意,不见客人,在家里,头发也是随意地披散着,怎么舒适怎么来。

“破庙里,还有贫民窟里面的废弃屋子。”

于嬷嬷定定地望着远方,抬起手,学着青璃的模样,迎着冷风,远处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偶尔被风吹下来几片树叶,飘荡在空中,于嬷嬷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她唏嘘道,“可是流民真的太多了,那些地方根本住不下。流民老弱病残,多数都是庄户人家的贫苦人,房屋被损毁,耕地被淹,没有家也没有去的地方。”

流民来到京都,天气丝毫没有好转,雨连绵不断,有人死于风寒,这个时候人心散乱,人们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京都百姓有好心人家会收留一两个流民,那些无处可去,无人收留的会在夜半时分闯入民宅。

护国将军府后街是一条弄堂,可以直接进出,可能是地点靠近皇城根儿,晚上有城防军巡视,一直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晚上,于嬷嬷家里的院门被人撬开。

快到了临盆期,于嬷嬷身子沉,晚上睡不好,辗转反侧,她听到声音不对叫起他家那口子,两人快速披着衣衫下床,手里举着一根木头棒子。

“于嬷嬷,来的是流民吧?不会是进来抢劫的吧?”

麦芽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紧张得很,撬门进来的人,多半心怀不轨,于嬷嬷还是一个产妇,家里只有夫君一人,万一对方是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可是麻烦了。

“是流民,不过奇怪的是,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带着一个小娃。”

于嬷嬷陷入了回忆里,那个妇人看起来衣衫整齐,身上被雨水淋得透了,小娃被她抱在怀里,看情况感染了风寒,呼吸急促,妇人被夫妻二人抓个正着,也没有惊慌的神色,十分镇定,扑通一声跪倒都是水的地上,请求于嬷嬷给一碗生姜红糖水和一个栖身之所,等雨停,不然她儿子恐怕熬不过去了。

也是要做娘的人,于嬷嬷非常了解一个女人的不容易,见妇人只有自己带着孩儿,就放下心来,忙前忙后,家里还有一间屋子,让给妇人和小娃住进去,又打来热水,冲泡好红糖水。她家那口子也是个热心人,在灶间帮着煮了一些粥。

“那然后呢?”

麦芽催促,总觉得这一切还有故事,不然于嬷嬷不会特地提起。于嬷嬷虽然是个八卦的人,却很少提起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