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风云变幻(1 / 2)

大清弊主 塞外流云 1685 字 23天前

十二月初五,逢五大朝。

近两个月时间,朝中是大案不断,江南科考案、《南山集》案、托合齐会饮案,三大案接踵而至,皆是悬而未决,党争亦是风云变幻,太.子党与八爷党激情火拼,刚刚分出胜负,十四皇子胤祯却又及时赶回到京城,在康熙的扶持下,轻轻松松的将原本人少式微的十四党一举壮大到几与八爷党并肩的地步。

京师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要么是身陷其中,要么是看的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根本就无所适从,人人都意识到二废太子在即,皇子们经过重新洗牌,新一轮储位之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康熙此时春秋已高,已再经不起折腾,二废太子之后,必然会新立太子,这新太子则必然是未来的国君,对于所有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来说,这既是一次百年难遇的机会,又是一次极为痛苦的选择,选择对了,那自不用说,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年老者亦可安享尊荣,福萌后代,选择错了,则是抄家流放,丢官罢职,转眼间繁华散尽,惨淡落寞收场。

在此至关重要的时刻,康熙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是至为关键,究竟是入八爷党,还是进十四党?一众尚处于观望之中的官员都时刻关注着康熙的态度,谁也不愿意放过朝会的机会,但凡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一个不拉的全部到齐。

在经过冗长的听政之后,康熙微微挪了挪身子,开口说道:“昨日已接到审理江南科考案的大学士张鹏翮、江苏巡抚张伯行的奏章,江南科考案令人触目惊心,为国朝罕见之巨案,着将两江总督噶礼、安徽巡抚梁世勋二人革职,一应涉案官员俱押解回京,着大学士、六部、九卿等详查严议具奏。”

对于此案,一众官员心里早就有底,倒也不觉意外,一个个心里却都只是盘算,江南一下空出这许多的位置,康熙会如何安排?怕是又有一番龙争虎斗。

康熙接着又道:“《南山集》一案,原刑部尚书齐世武,结党营私,肆意妄为,广为株连,影响甚恶,皇十四子胤祯接手之后,细心甄别,拨乱反正,深得人心,朕夙夜匪懈五十载,始有今日文治盛世景象,出此逆案,亦是痛心疾首,今仰体天心,俯顺民意,从宽处理《南山集》一案,自《南山集》后,再无禁书。”

听闻康熙前半句,一众官员都还在暗自腹诽,不是你放任不管,齐世武能有那么大的胆子?不是你默许,太子.党与八爷党会如此火拼?现在倒是把罪名都推在齐世武头上了。

但听完康熙的后半句,一众官员立时就楞了,自《南山集》后,再无禁书!这可是谕旨,要通传全国的,这无异于宣布朝廷将全面放开,再不以文罪人!大清再无文逆案!

静了片刻,一众官员立时就活泛起来,站前面的不敢交头结耳,却也是眼珠乱转,后面的则低声议论,一个个心头皆是轰然狂喜,特别是一众汉族官员,欣喜之色更是溢于言表。

稍后,一众官员又寻思开了,康熙何以在短短时间内,对《南山集》一案的态度出现翻天覆地的转变?稍一琢磨,便都明白过来,肯定是因为十四爷,十四爷接手《南山集》一案后,彻底扭转了康熙的态度。此时,不管是哪个阵营的汉族官员,对胤祯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李光地却是很快就联想到了京报,有京报做正面的舆论引导,确实比文字狱要高明的多,他心里亦是禁不住的感叹,这京报不过是邸报的延伸而已,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未注意到这点呢?十四爷这小小的一个改动,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此事一旦传扬开去,十四爷在士林中的声誉,将无人能够逾越。

两大案子说完了,康熙停歇了一阵,扫了一眼殿中一众大臣,最后又在一众皇子身上一一扫过,才收回眼光,轻咳了一声,殿中马上就一片寂静,他这才开口说道:“江南乃国家粮赋重地,唯稳至上,迁江西巡抚郎廷极总督江南江西,内阁学士李成龙巡抚安徽,升太仆寺卿戴梦麟为江西巡抚,升广西左江道李世仁为安徽布政使司。”

江南官员的任命,胤祯最为关心,原本以为康熙会在江南科考案结案以后才会考虑,却未料到,康熙竟然是雷厉风行,这才将噶礼、梁世勋二人革职,就立刻另行委任了。

李成龙和李世仁胤祯根本就不熟悉,但江西巡抚郎廷极他却是清楚,乃是老八的人,太仆寺卿戴梦麟,他也清楚,是才放出来的太子一党中人,江苏巡抚张伯行是他十四党的人,如此一来,江南可就三党聚齐了,不知道康熙如此安排有何深意,仅仅只是为了平衡?还是不放心他?

皇太子胤礽对官员熟悉程度可比胤祯强的远了,内阁学士李成龙乃是与老三一道编书的,是经老三推荐才升的内阁学士,江南这下可真是热闹,看来,康熙对老十四在江南亦是颇为的防范。

八阿哥胤禩则是大为兴奋,他怎么也未料想到,康熙竟然把郎廷极提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看来,康熙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老十四,而是在大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