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首战次大陆(一)(2 / 2)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2773 字 1个月前

很快,李宗仁一行就来到炼油厂外的军营。说是军营,其实就是几十栋连体的木屋,只能遮风挡雨。等士兵们全部集合后,他心底暗暗赞了句。因为他能看出,费文华在征兵中很花了心思。除了直属的全部由国内士兵组成的警卫营外,一团和二团都是和国内联系紧密的掸族、还有当地中国移民、廓尔喀和少数藏族同胞,规模最大的三团,大部分都是孟加拉士兵。别看孟加拉士兵只有一个团,但人数却和一团二团相当。这样做也是小花招,一来安抚孟加拉士兵,做出人数一样不偏心的假象,二来因为就算三团兵力多,但编制只有一个团,军官数量其实不如前者。万一有事,一团和二团能快速扩充,三团却因为本身超编,扩充起来就很难,即使拆分,军官数量也要少。

从士兵衣着,都是清一色国防军标准的热带雨林作战服。轻武器还行,大部分都是援助的民元式步枪、汉二型和汉三型轻重机枪(欧战时期国防军装备的zb26和自产版马克沁)和掷弹筒,还有不少sc34冲锋枪(国造mp40)。迫击炮也不少,还能见到早已被国内淘汰的160毫米远程迫击炮。炮兵团三个85毫米榴弹炮营和两个105毫米炮营,卡车和吉普车较少,适合烂泥地的轻型大轮拖拉机却很多,装甲力量则还是空白。至于西北普遍使用的155和210毫米级重炮,这边根本没装备。这也不能怪国内不重视费文华,而是路不通,野战机场吞吐量有限,就算运来重型装备,后续弹药也没法保证。

钱德拉的部队不在这里,但听费文华说,大部分装备和他类似,多出了二十架化蛇战斗机。在与日本开战前,国内还交付了两个营的25型坦克和一千辆军车给他。

知道自己手里的军队是什么样子后,李宗仁就地开始整编。将在印度的中国和钱德拉的部队都编入印度集团军,以便统一指挥。获得钱德拉同意后,他的三个师改为印度第一军第一、二和三师步兵师,将两个装甲营独立出来改为第四装甲旅,继续由钱德拉出任司令,并请他担任集团军参谋长。费文华的独立军改为第五步兵师,本人出任副参谋长。最后还将驻阿富汗的陆军32军153、154步兵师、波斯湾的25军109师、38军183师和第16高原山地旅,还有空军一个混成大队等增援部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告诉大家,振奋士气。

正说话着呢,天空突然变色,不到几分钟就暴雨如注,刚才奚落费文华的几名军官这才明白,为何这里的士兵随身都带着雨衣。

完成整编后,李宗仁将这里的情况发给总参谋部。随后两天,从白沙瓦转道喀什,然后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第16高原山地旅陆续抵达。不过这条航线实在是太艰苦,花了半个月才将七千多名高原山地兵运抵迪格博伊。总参同意改编方案后,考虑到山地兵增援速度慢,还将驻扎在昆明威慑缅甸的西南集团军,第35军166师立即空运加强印度集团军。还调整方案,让驻扎在阿富汗和印度边界的153和154步兵师也搭乘飞机逐步来迪格博伊,至于白崇禧支援的109师和183师则在稍后直接去孟买支援英军。空军也迅速接管机场,用运输机送来大量建筑材料、航空汽油和弹药,还建设起新的导航塔,最后派来24架雷电战斗机、48架化蛇乙战斗攻击机、16架轰十炸弹卡车和12架轰五组成的机群。最后在一名负责的技术士官的建议下,还将46辆专为热带雨林改进的25丙型坦克拆成散件,用飞机运到目的地后再组装起来,为李宗仁送来首个直属装甲营。

有了这个办法后,陆军干脆在迪格博伊建起一个车辆维修基地,准备投送更多的坦克和重装备。

英军总司令奥林莱克,和因韦维尔被拖在中东无法离开的奎南中将得知李宗仁抵达后非常高兴,立刻派来几名联络官,还将一直在孟加拉和缅甸活动的奥德-温盖特上校和他的钦迪旅交给中国印度集团军统一指挥。让李宗仁傻眼的是,温盖特来时,竟然带了三千名在敌后活动的英国人、缅甸人、印度人和廓尔喀人,而且他们已经整整一个月没能获得任何补给,很多人连枪都没了,最后更是在三天内,就吃掉了他一个整编师的伙食......。

连续一周内,都有数百架运输机来回迪格博伊和昆明,这让饭田祥二郎意识到中国正在利用其庞大的运输机群,迅速向印度东北集结兵力。消息传出,震动了国大党、印共和日本三方,因为他们都没想到,在日苏夹击下,杨秋居然还敢干涉印度的事情。最着急的肯定是日军,因为他们的地盘就在中国的眼皮底下。所以日本南方军,缅甸第15军军长饭田祥二郎意识到危险后,立刻联络尼赫鲁和印共总书记拉纳迪维。

说起拉纳迪维,就不得不提他的吠舍(意译作居士、田家、商贾)身份。众所周知,印度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吠舍虽然被列为第三等,但说白了就是不事生产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的长工,没有政治权利。所以拉纳迪维最早加入国大党,就是希望打破传统跻身权力阶层。但国大党内保守力量巨大,最后只能愤愤退出。此时他遇到了gc国际印度代表罗易,并加入了印共。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成为权利高层人物。原本他还有很多竞争对手,但出于打败中国,让印度gc化的目的,莫斯科最后选中他出任总书记。因为他思想激进,一直提倡大印度,并提出过用武力彻底废除种姓制度,让苏军直接进驻印度的想法。

亚贝舍夫率15万残兵投靠印共后,斯大林就想尽办法从世界各地增援。利用手中的力量,亚贝舍夫一举帮助拉纳迪维坐稳位置,还将温和的右派全部清洗掉。拉纳迪维也兑现承诺,重用极度想获得权力的左派底层党员,号召全印度党员发动革命,迅速将印共打造为一个拥有二十个正规陆军师,数十支游击队,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党员超过五百万的庞然大物。因其中十八万都是撤退下来的苏联老兵和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国际战士,甚至还有一个坦克师。所以论军事实力,它比号称百万,其实只有二十几个师,还装备不足的尼赫鲁更强。

饭田祥二郎的三个师团和海军守备大队加起来不足十万,还要兼顾防御缅甸,加上最近从国内来的船也越来越少,所以反而成了最弱的一方。当然,这个弱指的是纸面兵力,论作战能力和士兵优秀,他相信自己的部队要高于其它两派的。但他也不是傻瓜,当然不愿意独自承担进攻的任务,要知道他的补给和储备远不如另外两派。

尼赫鲁内心其实不太想和中国开战,一直想专心先驱逐英国力量,完成真正的独立和中国谈判解决矛盾,所以对是否出兵犹豫不决。倒是拉纳迪维跃跃欲试,苏g中央也发来电报,要求印共趁中国还在集结兵力,尽快打掉深入印度东北的爪子,再配合尼赫鲁打击英军,最后掉头进攻伊朗重新打通波斯通道。在共同的敌人前,最后三方协商决定,由尼赫鲁出兵五个师拖住比哈尔邦的钱德拉主力,不让有机会支援东北。同时印共出四个师,日军出一个师团,从西南两面夹击朗布尔,拿下这里后快速切断大吉岭,封锁东北和钱德拉的陆路通道。

面对印度三方总计十个师的围剿,李宗仁和中国正式踏足印度次大陆的首战,就这样开始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