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2)

盛唐烟云 酒徒 5273 字 18天前

万俟玉薤笑了笑,低声道:“大人别瞧不起那些商贩。毕竟他们还是为了些蝇头小利。可眼下咱们大唐,却有很多人,宁可不要任何好处,也上赶着把祖宗卖给外人。”

“是谁?”王洵敏感地侧过头,看着万俟玉薤的眼睛追问。

“大人还需要问我么?当年在长安,您又不是没见到过?”万俟玉薤咧了下嘴,低声反问。

明知道属下说的是句牢骚话,王洵却无言以对。当今皇上偏爱异族,认为他们比自家子民更淳朴。前宰相李林甫投其所好,提拔了大量的异族将领。哥舒翰、安禄山、高仙芝,这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之所以得到重用,哪个不是沾了血统的光?你堂堂一个天国上朝,将异族的利益凌驾于本国百姓之上。而本国百姓在外又屡屡受人欺凌却无处伸冤,久而久之,岂能不对自己的故国失望?

想到这儿,非但那些俘虏不愿意做唐人的举动可以理解。即便是小贩们改了自家子侄的名字冒充大食人的行为,在王洵心里也不是罪无可恕了。他自问没有能力改变朝廷的政令,然而于自家所掌控的一亩三分地当中,却绝对不肯任由类似的情况发生。又斟酌了片刻,低声道:“今天的话,你们两个就不要再对别人说了。王某麾下也有很多兄弟来自异族,话被传歪了,难免会引起误解,于军心不利。但王某可以保证,在咱们这里,对所有人都一碗水端平。功名富贵各自凭本事争,谁也别凭着血统占便宜。在白马堡中,赵将军曾经说过一句话,王某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是一段很浅淡的记忆,如果不是今天受到了外物刺激,王洵也许永远不会主动想起来。他记得,那是在一个秋日的早上,刚成为军人没几天的他和一伙长安贵胄站在一起,彼此套着近乎,显摆着祖上曾经的荣耀。而枪棒教头赵怀旭恰巧从旁边经过,撇了撇嘴,很不屑地说道:“我记得挑牲口一定要挑名血名种,这货体格强,骑在胯下时对主人的意图领悟得快。至于人,总得跟牲口有点儿差别!”

当时的王洵心里不无恼怒。如今,对赵怀旭的教诲,却只有感激。凭祖上余荫,这辈子他都甭指望赶上秦家哥俩。凭血统,他亦永远比不上安禄山、哥舒翰。但是......。再度看了看正眼巴巴等着下文的十三和万俟玉薤,他笑了笑,年青的脸上充满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他说,人不是牲口,不需要名血名种!

酒徒注:准备入v了。入v后会尽量加快更新速度。最近遇到些麻烦事情,所以拖沓了些。抱歉。

第二章 砺锋 (七 上)

第二章 砺锋 (七 上)

这句话乃是他从赵怀旭嘴里听说,如今原样转述出来,在语气语调上,却又加进去了许多自己的感触。半生潦倒的万俟玉薤听在耳朵里,登时双目便是一亮。旅率十三听到后,心中也好像有半盆热油被引燃了般,烧得恨不能立刻就跳起来。手握刀柄激动了好半天,却又慢慢低下头去,叹了口气,幽幽地道:“跟赵将军认识这么久了,没想到他还能说出如此高深的话来!当年十三追随下道朝臣大人之时,他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下道朝臣,名字怎地这般古怪?”万俟玉薤不知道十三来自东瀛,楞了楞,本能地追问。

“就像你的名字不古怪一般?”十三瞪了他一眼,气咻咻地地回应,“他是日本国望族,名字当然和大唐不一样!”说罢,又将头转向王洵,继续叹息着道:“大人当时跟我说,大唐之所以强盛,便是因为唐人的富贵贫贱不是生下来之时就注定的。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肯努力上进,功名富贵就摆在你眼前!”

真的是如此么?难怪人家都说距离越远景色越好。作为一个唐人,王洵的感受却和十三的故主,日本遣唐使下道朝臣截然相反。自高宗之后,科举制基本上就成了昨日黄花。能榜上有名者,十中七八不是凭个人本事,而是看背后的推荐者为哪位,其实力如何?侥幸有那么一两个凭真本事取得功名的,如小张探花,薛景仙等,则始终在底层官吏位置上徘徊。只要抱不上一棵大树,就永远甭想有站在朝堂上指点江山的那一天。倒是一堆像自己这样,既然没什么本事,也不愿意努力做事的人,靠着祖辈父辈的余荫,很容易便爬上了五品、四品乃至以上的高位。

想到这儿,王洵忍不住又叹了口气,低声问道:“十三,你现在心里头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没,没有?!”立刻,十三将头摇成了个拨浪鼓。 “十三可以发誓,真的没有!大唐虽然有些地方不像下道朝臣大人说得那么好,可比起十三的老家来,还是强得太多。”说到这儿,他学着王洵的模样叹了口气,低声补充,“在十三老家那边,大人们如果觉得平民冒犯了他的尊严,可以当街拔出刀来,将对方砍死。过后绝对没人追究。大唐这边,虽然出人头地也不容易。可即便是奴仆,主人也不可以随便将其处死。这种待遇,这种待遇就好比……,唉!十三是个乡下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反正从听到这条法令那天起,十三就发誓,这辈子不会再回日本去了。将来有了儿子,也一定让他做个唐人!十三没本事让他成为贵胄,十三却有机会让他走在街上,不被人无缘无故地杀死。”

回国做一个平民,随时都可能被地方豪强当街砍死。在大唐为人奴仆,反而更安全些。站在十三的角度,王洵估计也会做同样的选择。现在的他已经能懂得站在对方位置思考,所以能充分理解十三的感受。但是,又不希望身边的气氛一直这么压抑下去。因此伸手轻轻推了对方一把,笑着道:“前两天不是谁,还说要买了大船回日本去耀武扬威来着?对了,你有儿子了么?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

“有了,有了!”提到子嗣,十三立刻从忧伤地回忆中挣脱出来, “有三个呢,都是在疏勒生的。老大已经七岁了,头上长了两个旋儿。特别能吃,还长了一个大个子,站起来,头已经能顶到我这儿……”

他用手比了比自己的鼻子尖,满脸骄傲。王洵见此,又轻轻一巴掌拍过去,笑着调侃道,“不是他高,是你长得太矮了。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你那点儿饷银购开销不?在咱们疏勒,米价可是不低!”

“够,够!”十三连连点头,“封帅赏了十三两百亩地,位置就在疏勒河边。我家两个婆娘和五个佃户都是当地人,个个摆弄得一手好庄稼……”

“谁家的女儿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平素担惊受怕不说,居然还被当做佃户一样使唤!”见十三说得眼冒金光,万俟玉薤忍不住也加进来,酸酸地调侃。

“她们自己乐意!”十三一扬脖子,满脸骄傲,“谁叫咱大小也是个安西军的军官呢?不但有饷银拿,种地还不用交田赋。嫁给我,她们其实一点儿也不亏!”

“你!”万俟玉薤被堵得无言以对。疏勒乃大唐边境上的重镇,军人的地位在这里极高。而封常清又是出了名的护短。所以挂着正八品宣节副尉腰牌的十三,在大街上的确可以仰着脖子走。而他这个商贩人家的护院,赚得钱虽然多,见到副尉大人却只有打躬作揖的份儿。

难得有人被自己说成了哑巴,十三心中好不得意。走过去,拍了拍万俟玉薤的肩膀,笑着安慰道:“你小子也不用眼热儿。咱们家钦差大人,是我见过升官最快的一个。给他做侍卫,还愁没功名可捞么?说不定两场硬仗打过后,你就可以升到从八品。等咱们折返回大唐时,正七品致果也是跑不了的!”(注1)

“还得请您老哥多多指点!”万俟玉薤被说得心头火热,拱了拱手,向十三郑重请求。

“好说,好说。将军大人不是说过,让我先带着你么!”十三立刻大包大揽,仿佛自己有天大本事一般。

见两人说得热络,王洵也不想打断。笑了笑,拔腿走开。仿佛后脑勺处长着另外一双眼睛般,十三立刻丢下万俟玉薤,寸步不离地追了上来,“大人小心。大人小心。这边,这边,我来,我来给大人拉开帐篷帘子!你,你,还有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给大人打盆洗脸水来!你,赶紧把这里收拾干净了!别跟块木头桩子似的!马上大人就要升帐议事了!”

众侍卫早就习惯了十三狐假虎威的做派,笑了笑,七手八脚地开始忙碌。须臾之后,临时中军帐被整理干净,王洵也在侍卫们的帮助下解去了铁甲,洗干净了手和脸,坐在了一张胡床上,一边慢慢吃东西,一边在心里琢磨下一步的去向。

正式亮出大唐旗号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马贼、地方贵胄、大食人的爪牙,无数挑战将接踵而来。他自问不畏惧于这样的挑战,然而,前面到底有多少敌人?敌人到底藏在哪里?类似的情报却半个也欠奉。现在的使团,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天气里赶夜路,四下里全是一抹黑,唯有手中的灯笼,可照见脚下咫尺之遥。但是灯笼里边的蜡烛能点多久,却是谁也没有把握。

尽管如此,王洵却丝毫不为自己先前的决定而感到后悔。不亮出大唐旗号,也许整个使团就会被悄悄地淹没在西行的某段路上。日后大唐朝廷因为顾及脸面,未必会承认他们,后世的历史更未必会记得他们。他们中间所有人都将籍籍无名地死去,所有付出和牺牲起不到任何作用。亮出旗号,至少还能让周边的各路诸侯有所忌惮。至少能为安西军探明河中地区各方势力的真实态度。退一万步,即便这些目标都没达到,至少,他们保护了自己应该保护的人,没有白白辜负了别人的信赖。至少,他们曾经轰轰烈烈地存在过,像军人一样战斗着死去,而不是如同牲畜般任人宰割。

如果敌人都像今天的马贼一般弱小就好了!明知道不可能,王洵心里依旧存着类似的奢望。打完今天的这场仗后,他手中的实力就扩张到了两千四百多人,正面单挑一方诸侯,力量上依旧有所欠缺。然而如果仅仅把目标设定为自保的话,希望却无形中又增大了许多。可那样到底有多少仗要打?周围的城主、总督们,不会一直用马贼来试探。他们早晚会亲自带领嫡系部属扑将上来,并且来得不止是一路!使团可以打退第一波,第二波,乃至第三、第四波,可消耗下去,依旧会有精疲力竭的那一天!

一味地等着敌军上门,肯定不是个办法!必须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凭借手中的舆图和仅有的情报,王洵反复推算队伍的最佳出路。在安西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药刹水沿岸的大多数城主、总督目前对使团都会呈观望态度,极少数即便心向大唐,在大食人没有彻底败退之前,也未必有胆子明着上前迎接天朝来使。真正死心塌地归附大食人的,同样是极少数。如果使团可以击败或者拿下其中一伙……

这个设想让他心情为之一振。但是,有这样的可能么?凭着手中这两千四百多号兵马,其中还有一半儿是刚刚抓来的俘虏,主动去进攻一城、一国?即便是当年的王玄策,在没借到泥婆罗兵的时候,也没胆子这么干。

正犹豫间,军帐外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王将军在里边么?找出半天云受谁指使没有?咱们登门去讨账?!”

注1:致果校尉,正七品上级武散职。类似于现代的上尉军衔。不带兵时拿干饷。带兵时可任旅率或者队正。

从下一节开始入v,加更。希望大伙积极支持正版订阅。

第二章 砺锋 (七 下)

第二章 砺锋 (七 下)

“是黄、沙两位前辈么?快请进来叙话!”王洵脸上一烫,快步走到军帐门口,迎接新收的两位部属入帐。

初次统领超过两个团的兵马,他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分不清主次,因此忘记了从俘虏口中套问敌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在两位外人兼安西军前辈面前,实在有些抬不起头来。好在新收的侍卫万俟玉薤非常擅于把握上峰的心思,见王洵脸色有些不自然,立刻围着帐篷绕了个圈子,然后装作气喘吁吁地模样跑回到军帐门口,抢在沙千里和黄万山二人再度发问之前,向里边大声汇报:“启禀将军,宇文将军说他奉命审问俘虏,得到了一份重要情报。此刻正在核实,马上就会送过来!”

“这个宇文子达,做事总是神神秘秘的!”王洵的脸色又是一红,然后顺水推舟地回应。“你去催催他。就说这是行军途中,不比疏勒,差不多就成。不必弄得太花哨!”

“诺!”万俟玉薤肃立拱手,然后扯了把两眼发直的亲兵旅率十三,小跑着去找宇文至。

都是从死人堆里边爬出来的老江湖,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岂能瞧不出来王洵的这番做作?然而初来乍到,二人也不愿让主帅下不来台。故而笑了笑,陆续补充道:“宇文将军的确是太较真儿了。其实不用审问俘虏,咱们也能猜到是谁在背后指使。”

“附近就那么几头臭鱼烂虾,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即便没有证据是他们干的,咱们打上门去讨要主谋,他们有胆子抵赖么?”

“两位前辈有所不知……”被沙千里和黄万山二人的嚣张弄得有些迷糊,王洵再度强调自己一方的实力,“本次出使,王某只带了六百余人。加上两位的嫡系部曲和新抓来的俘虏,咱们也不过才两千余弟兄!”

“两千余弟兄还不够么?咱们背后可是站着封节度的十万大军?!”沙千里有些不满王洵的谨慎,看了他一眼,低声提醒。

“封帅那边,一时半会儿恐怕也帮不上咱们太多!两位前辈暂且坐下喝口茶,有些内情,咱们慢慢说。”王洵没有办法,只好把使团的来历如实相告。唯一隐去的就是,自己是受到了边令诚的排挤,不得不暂时外出避祸这部分细节。“……..,眼下又马上要入冬了。更不可能有大军跟着过来。河中地区的诸侯恐怕也清楚这一点,否则也不会有胆子买通马贼,暗中与使团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