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琇和钟荟一大早便过了钟府,先去拜见祖父。孙女失而复得,认回后也是聚少离多,钟熹自然是万分不舍,且卫琇此行艰险,又多了一重担忧,对着两人反复叮咛,又不厌其烦地将朝中和青州的局势掰开揉碎讲了一遍,末了对卫琇自嘲道:“你们莫嫌阿翁烦人,年纪大了嘴也碎……切记万事小心,莫行险招,朝中有你阿舅照应着,也不用担心家里,早些回来……”
钟荟潸然泪下,与卫琇一起跪下向祖父磕头,擦擦眼泪安慰他道:“方志上说青州的桃子肉厚汁甜,孙女去了给您做桃脯。”
钟夫人当着钟家诸人的面不好多言,宴罢让夫君陪着女婿说话,自己则拉着女儿回院子里,絮絮叨叨地叮咛嘱咐一番,紧紧搂着女儿落了一回泪:“好容易一家团聚,你们又要走……真是别易会难……”
钟荟将眼泪都蹭在母亲衣襟上:“阿娘我不去了……”
“说的什么傻话!”钟夫人重重拍了下她头顶,“给我带个外孙回来!”
钟禅尽管舍不得女儿,却也知道卫琇此行身不由己,多说无益,亲手替他斟了杯酒祝道:“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到底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我把阿毛托付给你了。”
“阿舅放心,稚舒一定护她周全。”卫琇将酒一饮而尽,深深稽首。
钟蔚初听说他们要去青州时便是心惊肉跳,他从自己的院子走到茅茨堂都嫌远,去城郊蹓跶一圈得鼓足三个月的气,跋山涉水光是想一想都头皮发麻,难得对卫十一郎和妹妹既钦佩又同情,倒是没落井下石,反而千年难遇地发了善心道:“回头把我那车带回去,轮子包了犀牛皮,车厢也改过,出远门舒服些。”
他那没良心的妹妹顺口接道:“说得好像你出过远门似的。”
常山长公主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莫忘了我,时常写信……本来你在洛京还能时常见到……”
偷偷瞥了眼驸马,见他正和卫十一郎交谈,赶紧小声道:“青齐男子多俊伟英朗,看到好的画个像随信寄来啊!”说着说着难以抑制对齐地美男子的向往之情,忍不住叹道,“啊呀你把我也带上算了!”
***
隔日夫妇俩又去姜家辞行。
姜景仁坐在上首,看着已为人妇的女儿,既欣慰又不舍,虽说一年到头也不见他惦记过二娘子几回,可在这洛京城里和远赴他乡终究是不一样的,羞惭地嘱咐了几句,有些发怯地对女婿道:“二娘……还请贤婿多担待些。”
曾氏说了几句场面话,目光却时不时往卫十一郎身上飘,心里一哂,情浓时再怎么着紧又如何,门不当户不对,以后有她熬日子的时候,她与姜景仁不也有过一段缱绻的时光?再看向继女,她正好在望自家郎君,眼中的柔情蜜意浓得化不开,不由越发的鄙夷,鄙夷之外又有一分连她自己也察觉不到的同情。
姜老太太面酸,一向都是钟荟主动腻上去,如今分别在即却是顾不得了,一见她便扔了拐杖一把搂进怀里,恨不能将她搓下一层皮来:“白眼狼!扔下阿婆走那么远!”
老太太的手已经有些哆嗦了,脸上的沟沟壑壑更深,前些年还亮得慑人的眼珠子也浑浊了,里头好像总有些擦不干净的眼泪。
钟荟听她声音带了哭腔,自己也忍不住伏在她肩上落泪,怕勾得她更伤怀,一个劲用袖子揩脸上的泪水,像哄孩童似地轻轻拍她后背:“阿婆,我去去就回。”
“说得好听!”老太太嘟囔着推了她一把,旋即用苍老粗糙布满寿斑的手紧紧抓着她,哆哆嗦嗦,可就是不愿放开,嗫嚅半晌说不出话,不管年轻时多么彪悍,年纪大了也畏死,她担心自己不能活着等到孙女回来。
曾氏撇撇嘴,随口劝道:“您外孙女婿有大前程,二娘也是个有福的,三娘,还不快去劝劝阿婆!”
三娘子也觉得母亲这话冷情,她大了,不再妄图弥合曾氏与二姊之间的裂痕,可心底深处总还希望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听到这些话,心里一阵难受,倔强地抿抿嘴把头扭向一边。
钟荟上前拢住妹妹的肩头,像小时候那样捏捏她的腮帮子:“三娘也是大姑娘了,好好陪着阿婆和耶娘,也别老拘着自己在屋里看书,小娘子就该有小娘子的样子,多出去松散松散,阿姊到了青州给你们寻摸好吃的好玩的......”话音未落,啪嗒一声,姜明淅一滴豆大的眼泪打在她手上。
四岁的十六郎一听有吃有玩,生怕二姊把自己漏了,结结巴巴道:“我……我也要!”其他年幼的庶弟庶妹们也嚷嚷起来,钟荟笑着一一答应了。
姜昙生这大舅子理当训示一番,不过有了萧九郎那一段故事,他在卫十一郎面前摆不起谱来,只得干巴巴地叮嘱几句寒温,倒是二娘子这做妹妹的反倒放心不下他:“阿兄,你可要照顾好阿婆啊,平年考绩可要拿甲等啊,还有你都老大不小啦,赶紧给我娶个阿嫂吧!”
姜昙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门,嗫嚅道:“晓得了……”一家人见他这扭捏的模样都忍不住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