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先默然片刻,“是的,他的灾难从今年开始,延续约莫十年。”
这更像是算命的言语,可沈约知道历史,明白张继先在暗示靖康之难开始后,赵佶就要经历从皇帝成为阶下囚的悲惨人生。
“道长无意改变?”沈约再问。
张继先缓缓道,“赵佶是个荒唐的人,但若说他本性是坏的,对他未免不公。”微有感喟,张继先喃喃道,“本道曾看到他绘制的云鹰一画,只感觉其中的意向居然有深不可测之感。”
沈约记得曾为诗盈的赵赛月说过此事,“若是深陷三毒之人,很难有这种意境。”
张继先点点头,“或许我们只能说……他本性向白,只是莫名的进入染缸中,无力抗衡被染的命运。”
看向沈约,张继先轻声道,“赵佶这般,世人不也多数如此吗?”
沈约赞同。
人之初,性本善、本恶无有定论,可若非生而知之者,绝大多数人出生就是被环境注定了世俗善恶的两条道路。
环境若如染缸,谁能如莲花不染?
固然有冲破磨难、杀出重围的不世英雄,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人万中无一。大多数人,只是个随波逐流的平常人。
对平常人要求超常的行为,终究不切实际。
张继先对赵佶的评论很是客观,甚至有些怜悯。
“本道感觉赵佶若真想改,终究还是善事。”
张继先沉声又道,“因此本道曾劝赵佶,如今朝政所托非人,蓬莱水浅,沧海恐怕又要变成桑田。”
沈约暗想你劝的倒是婉转,示意天下要大变,可这种话谁能听懂?
但他理解张继先的苦处。
这就和处於不恰当恋爱中的男女般,所有的外人,几乎都能看出他们的问题,可他们自己偏偏不觉得,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议!
这种爱恋,也是一种痴恋。
对赵佶而言,百姓虽对六贼怨声载道,可赵佶却对六贼信任有加,为何?赵佶自认和六贼一体,否定六贼就是否认他自己的事情,他如何肯做?
若非如此,沈约也不会对赵佶说出——他自他错、你自你恶的点醒之语。
张继先远眺晴空,“可赵佶却听不出本道的劝诫之意,或者可以说,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赵佶和醒悟无缘,无缘就无法可度。”
沈约认可。
张继先再望沈约,微笑道,“但本道一入此间,就发觉赵佶对阁下的信任和依赖,或许阁下可以度他。”
沈约心道,但其实你若努力,也有度赵佶的本事,为何只是旁观?
张继先似看出沈约所想,“本道袖手旁观的原因很多,一来是,天师道中有个戒律,绝不能因为知晓天书的内容,而去更改天书的内容。”
“为什么会有这条规矩?”沈约问了句。
张继先摇摇头,“规则自先祖张道陵创道后就已立下,本道也暂时不知。”
沈约暗中在想——立规矩的人,怕引发蝴蝶效应,还是另有深意?
“其次……天书很不稳定。”张继先突然说了句奇怪的话。
沈约讶然道,“什么叫做天书很不稳定?”
张继先沉吟片刻,“这件事很难解释,不过以阁下的智慧,或许能帮本道挖掘答案,天书不稳定,是因为天书记载的内容会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