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三国旌旗 东方织蛛 3131 字 15天前

“你知道我?”大汉问道。

李重心中一震,但还是不动声色的答道:“我当然知道了,你不是黄巾将领吗,我很佩服你呢。”

李重惊讶的是并不是大汉的名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管亥这个人,不过在三国演义中,管亥在攻打北海时被武圣关羽斩了。

眼前的管亥可是活生生的,这叫李重不免心中气愤,心说罗大大你为了给关羽脸上贴金,连活人都能给写死了,真是佩服,这不是误导观众嘛。

而且,年代也不对啊,管亥攻打北海应该是在193年左右,但是现在才189年,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历史写错了,肯定是这样了。

细想了一下,李重觉得也正常,三国演义上记载管亥带领数万人马攻打北海,这明显不大可能,这数万人自黄巾失败后三四年间吃什么?喝什么?躲藏在哪里?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吧,然后忽然就冒出来攻打北海,根本不符合常理。

这时候管亥笑道:“大家都是大贤良师的教众,谈不上佩服二字。”

李重笑道:“我真不是天公将军的信徒。”

“你不是我黄巾教众?”管亥显然不信李重的话,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自从张角死后,太平道一落千丈、分崩离析,自认是教众并没有好下场,各方郡守更将黄巾恨之入骨,追剿起来不遗余力。

想到这里,管亥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指着李重苦笑着说道:“既然你不自认是大贤良师的信徒,那就换身打扮。”

李重闻言一愣,扯着自己的戏服一看,这才明白过来管亥为什么这么说。估计导演是为了美观,李重这件仿制皮甲外面正是用土黄色的布料束紧。真是倒霉啊,李重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个武将一见面就给了自己一箭,这真是躺着也中枪。

见李重不是黄巾教众,管亥也懒得理他,开始低头拨弄着火堆。

李重也没什么话说,只是围紧狼皮,自顾发呆。

管亥给火堆添了点干柴,自怀中取出一把小刀,又捡了两根木条,给自己削制了一双筷子,随即又把小刀递了过来。

李重道了声谢,一言不发的接过小刀,也挑了两根树枝,有一搭没一搭的给自己做筷子。

这时候李重心事重重,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如何在这个乱世活下去。

等了良久,管亥这才开始说道:“肉好了,吃吧,能碰到一起总是缘分,还没问你姓名呢。”

“我叫李重……字子悔,并州人士。”李重随便给自己杜撰了个字。

管亥一边嚼着狼肉一边说道:“李子悔,没想到李兄弟你竟然有字,看来也是家学渊源啊!”

古代有身份的人是比较注重字的,而名并不是常用称呼,并且常常带有贬义,比如曹操和袁绍关系比较亲近,曹操就称呼袁绍本初兄。和袁术关系不好,就经常直呼他的名。

“家学渊源,算是吧!”李重心中极不要脸的说道,老子还上过大学呢,放到这个时代也是国子监门生了。

管亥看到李重点头承认,有了一些谈兴,有些庄重的问道:“那子悔就说说对我们黄巾将士的看法吧!不用顾虑,有什么说什么。”

“黄巾……成王败寇,有什么好说的。”李重想了一下,三国演义上对黄巾介绍的不多,出来的人都是给主要角色添加战绩的,只能含糊的说道。

“成王败寇!成王败寇!”管亥嘴里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忽然一拍大腿,眼里光芒闪烁,大笑道:“好一句成王败寇啊,不过大贤良师是寇么?大汉朝廷局一定是王吗?陈胜王当年也曾经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如此,我就……我们黄巾教众在各地还有百万之数,未尝不能……”

第三章造反的学问

更新时间:2012-06-07

李重大惊失色,心道坏了,管亥上一次攻打北海也不知怎么捡了一条命,可别因为自己一句“成王败寇”就要再一次揭竿而起。

按照历史的进程,黄巾是必败无疑的,管亥好歹救了自己一命,看着他去送死太说不过去了,在搭进去百八十万百姓,自己不被天打雷劈才怪。

“管兄不可!太危险了。”李重急得直摆手。

管亥惊道:“子悔何意,莫非你以为我们黄巾没有胜算,要知道我黄巾教众虽说散布各地,但各方渠帅还是相互呼应的,而且朝廷现在更加虚弱,各方郡守对朝廷号令阳奉阴违,各自为战,我们还是有一些胜算的。”

“还胜算呢,黄巾必败无疑。”李重斩钉截铁的说道,语气之坚定令管亥大感疑惑。

看到管亥不信,李重也没什么办法,心知书上写的确实不错,管亥果然不是一员智将,难怪领着数万人马都没打下几千人马的北海。

其实李重确实小看管亥了,他自己来自两千年后,二人所处的知识层面天差地别。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对各个朝代的大事件皆有详细的分析,电视上的砖家叫兽更是多如牛毛,把历史上的大事件翻来覆去的评述,再加上网络平台的轰炸,可以说只要不是傻子,回到古代都是理论上个高手。

“这么说吧。”李重调整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大贤良师在世之时,你们黄巾比现在强盛,然结果如何,管兄是亲身经历的。而现在,管兄比大贤良师如何?”

管亥表情一暗,随即愤恨的说道:“当年要不是唐周告密,大贤良师也不用急切行事,如果不是朝廷有了准备,我们早就推翻刘姓天下了。”

李重立即反驳道:“唐周告密一事先放到一边,黄巾教众当年至少有数百万之众吧。”

管亥傲然到:“岂止数百万,我们黄巾教众何止千万。”

“看看!千万啊!大汉的百姓一共也就千万户,平均下来每家每户就有一个教众,朝廷能不知道,怎么保密?”李重摊开双手反问道。

管亥愕然,一直以来管亥都认为没能推翻汉朝就是因为谋事不密,以至于仓促举事,这也是黄巾教徒失败后聊以自1慰的借口,那想到今日被李重一语道破。

“这不是小不小心的问题,没有唐周,照样会有王周、李周,黄巾教众良莠不齐,别有用心的人到处都是。”李重非常肯定的说道,这就是人性,上千万人不出一个奸细,这怎么可能。

李重还要继续说,忽然听到外面一声马嘶,庙门忽的被推开,一伙人顶着飞舞的雪花走了进来。

管亥豁然起身,笑道:“你们怎么来了?”

一名二十来岁的青年搓着双手,哈了口气,说道:“我们就是寻管帅而来的,今天打探消息的人说北海武安国带着不少人马直奔东莱,我怕管帅有什么意外,这就出来寻你。没想到这里还有……哦!也是自己人啊。”

很显然汉子又错把李重当做黄巾教徒了,管亥笑道:“这位先生名叫李重、字子悔,可不是大贤良师的信徒,不过也不是敌人,碰巧的是,他的箭伤就是武安国射的。”

李重这才知道是谁射伤自己的,武安国在三国时期也算上比较出名的武将,不过比较倒霉,在虎牢关下居然敢和吕布过招,结果丢了一只手。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没想到替自己报仇的居然是大凶神吕布,李重立即对还没见面的吕布产生一丝好感。

青年立即抱拳道:“在下廖化廖元俭,见过李先生。”

原来是廖化,李重心中暗叹,连忙回礼。

管亥招呼众人坐下,笑道:“别看李先生年轻,可是见识非凡,我正听李先生分析我们举事失败的缘由呢,来,一起听听,你们也长长见识。”

几个人乱哄哄的找了些干柴坐在上面,全都盯着李重。这些人都是黄巾信徒,大多是贫苦百姓,像管亥这样认得几个字都是凤毛麟角了,要说见识那只能贻笑大方了。这也是张角一死黄巾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听到有一位“有识之士”给他们讲解天下大事,自然十分踊跃。